![]() |

EDI装置
EDI装置
1. 产水量: 1m3/h~480m3/h。
2. EDI采用标准组件设计可根据要求组合成不同规格系统。
产品简介:
目前的除盐工艺分为许多种,其中一种可以称为EDI装置,目前EDI装置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互结合在一起。通常会应用于反渗透系统之后,该技术的原理是用电再生离子交换除盐并且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离子膜达到高脱盐效果,与反渗透结合的联合工艺可以使产水水质可达10~18MΩ.cm的高规格产水。
1. 产水量: 1m3/h~480m3/h。
2. EDI采用标准组件设计可根据要求组合成不同规格系统。
3. 工作原理:供给原水进水EDI系统,主要部分流入树脂/膜内部,而
另一部分沿膜板外侧流动,以洗去透出膜外的离子。
4.树脂截留水中的溶存离子。
5. 被截留的离子在电极的作用下,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运动,阳离子向
负极方向运动。
6. 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7.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8.浓缩的离子从废水流路中排出。
9. 无离子水从树脂/膜内流出。
另一部分沿膜板外侧流动,以洗去透出膜外的离子。
4.树脂截留水中的溶存离子。
5. 被截留的离子在电极的作用下,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运动,阳离子向
负极方向运动。
6. 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7.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8.浓缩的离子从废水流路中排出。
9. 无离子水从树脂/膜内流出。
EDI装置是无需酸碱再生,具有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两者之间性能对比如下:
项目
|
EDI
|
混床
|
产水性质
|
15~18MΩ·cm
|
2~10MΩ·cm
|
稳定性
|
水质稳定
|
水质受树脂交换状况,再生品质影响大
|
操作性
|
操作简便,无需专业熟练工
|
再生时对操作人员操作水平要求高
|
环保性
|
无需酸碱,无任何化学污染
|
需要酸碱再生,需解决酸碱储存与排放的问题
|
连续运行
|
再生时无需停机,边运行边再生
|
再生时需要停机再生
|
运行费用
|
低
|
高
|
初期投资
|
较高
|
低
|
产水水质:
电阻值 ≥10MΩ-cm ≥15MΩ-cm
|
回收率 90-95%
|
进水要求:
TEA(含CO2)
|
<25mg/LasCaCo3
|
PH
|
5-9
|
硬 度
|
<1mg/LasCaCo3
|
硅
|
<0.5mg/L
|
TOC
|
<0.5 mg/L
|
余氯
|
<0.05mg/L
|
温 度
|
5-43℃
|
进水压
|
30-100OSI
|
Fe,Mn,H2S <0.01mg/L
|
产品规格:
型号
|
SEDI-6
|
SEDI-11
|
SEDI-23
|
最大水量
|
6m3/h
|
11m3/h
|
23m3/h
|
膜组(STACK)之数目
|
1-2
|
2-4
|
4-8
|
管径
|
1.5″
|
2″
|
3″
|
尺寸
|
198W×107D×183H
|
137W×234D×213H
|
315W×151D×213H
|
型 号
|
SEDI-34
|
SEDI-45
|
SEDI-68
|
最大水量
|
34m3/h
|
45m3/h
|
68m3/h
|
膜组(STACK)之数目
|
6-12
|
8-16
|
12-24
|
管径
|
4″
|
4″
|
6″
|
尺寸
|
174W×404D×213H
|
183W×251D×334H
|
213W×259D×425H
|
工艺流程:
预处理→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制混床→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应用领域:
1.表面处理:电镀配液用水、电镀清洗用水;
2.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超纯水、集成电路清洗用水制备;
3.电力工业:高压锅炉补给水制备;
4.制药行业:医用纯化水的制备;
5.化学工业:溶液的脱盐提纯;
EDI超纯水设备是一种环保节能新型水处理工艺,目前在工业生产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受到各行业青睐。
|